查看原文
其他

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的几个重要变化(附对比图)

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。

此次会议新提法多,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也有了更深刻的表述,并首次强调要“做好工作预案”。

经济目标方面,首先强调了“稳”字当头,随后强调要确保“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”。这样看来,当前的“保6”之争似乎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。

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,明年的财政政策更加强调“提质”,货币政策则由去年的“松紧适度”转变为“灵活适度”,并专门指出要“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”。

楼市方面,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将房地产政策放在了民生政策中,未单独提及,今年同样如此。值得注意的是,年中政治局会议的一个重要表述是“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”,但该表述未出现在此次经济工作会中。

三大攻坚战方面,延续了上周政治局会议的表述,对三项工作的顺序做出了调整——将脱贫工作放在了首位,防范风险位列第三,并指出金融体系总体健康。这里再多说一句,风险方面指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,这意味着将延续去年就已有所转向的稳杠杆政策(2018年是“去杠杆”转向“稳杠杆”之年),也意味着适度的杠杆是必要的,明年结构性加杠杆或许可以期待一下。

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变化是今年的新闻通稿结构,将以往单独列于n项重点工作之前的一些表述如“新发展理念”、“三大攻坚战”以及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”,均后移至六项重点工作中进行了详细阐释。

CF40青年学者、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第一时间就此次经济工作会作出解读:

1.提到金融体系总体健康,这是对过去金融去杠杆工作的肯定,后面又提到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,去杠杆暂时告一段落,后面重点转向稳杠杆,偏积极一些。

2.三大攻坚战里,金融防风险就说了一句话。另一个是第一次提到了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,以前只说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,第三个是提到大行下沉,整体信用环境维持宽松但中小行缩表是大概率。

3.强调“房住不炒”,但增加了“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”的说法,2020年地产调控政策会比较温和,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,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棚改旧改或超预期。

4.财政政策方面,和去年相比删去了“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” 的提法,专项债增量或会控制,财政支出端偏重保底线,但会更加注重金融扩表对基建领域的信用支持。

5.货币政策为降融资成本,配合宽信用,央行大概率会继续下调MLF政策利率,并继续提供便宜的中长期负债支持,但也强调了社融与增长相适应的问题,防止大水漫灌。

6.整体来看,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,稳增长,稳预期,稳杠杆是2020年的政策主基调,信用宽松,金融适度扩表,弱化防风险和去杠杆的诉求较为确定。

以下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的要点总结,后附和去年工作会的对比图。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可查看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通稿全文。

重要认识:四个必须

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,增强微观主体活力,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;

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,加强全局观念,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;

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,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,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;

必须强化风险意识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

形势判断

“三期叠加”影响持续深化,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。要做好工作预案。

总基调

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,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,全面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圆满收官。

宏观政策

坚持稳字当头,坚持宏观政策要稳、微观政策要活、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,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、针对性、有效性。要积极进取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,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。要继续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

重点工作

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。

理念是行动的先导。新时代抓发展,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,坚定不移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
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适应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,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,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。

要树立全面、整体的观念,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,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,切实抓好政策落实,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

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。

二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。

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,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,政策、资金重点向“三区三州”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,落实产业扶贫、易地搬迁扶贫等措施,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,巩固脱贫成果。

要建立机制,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。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坚持方向不变、力度不减,突出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。

要重点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完善相关治理机制,抓好源头防控。

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,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。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,压实各方责任。

三是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。

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,注重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,做好关键时点、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。

要稳定就业总量,改善就业结构,提升就业质量,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,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。

要加快补齐民生短板,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。

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线,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,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。

要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,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,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,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。

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,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,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大力发展租赁住房。

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全面落实因城施策,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
四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。

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,更加注重结构调整,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,做好重点领域保障,支持基层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基本民生。

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货币信贷、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,降低社会融资成本。

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,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,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。

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要同消费、投资、就业、产业、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,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、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、民生建设、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,促进产业和消费“双升级”。

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。

五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
要坚持巩固、增强、提升、畅通的方针,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,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,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。

要狠抓农业生产保障供给,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。

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,做到保供稳价。

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,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,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,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,完善科技人才发现、培养、激励机制。

要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,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,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。

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降低企业用电、用气、物流等成本,有序推进“僵尸企业”处置。

要健全体制机制,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,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。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。

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,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,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。

要重视解决好“一老一小”问题,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,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,推进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。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,加强战略性、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,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,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,加强市政管网、城市停车场、冷链物流等建设,加快农村公路、信息、水利等设施建设。

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,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,发挥各地比较优势,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,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。

要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建设,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,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。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。

六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。

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。

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,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。

要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,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,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。

要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,深化财税体制改革。

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,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,提高上市公司质量,健全退出机制,稳步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,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,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,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,引导保险公司回归保障功能。

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的方向走,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,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。

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,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。

要降低关税总水平。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,推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,健全“一带一路”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。

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,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,加快多双边自贸协议谈判。

重中之重

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任务。


责编:李俊虎 鲁西 | 视觉:李盼 东子 
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